4月10日下午,图书馆党支部政治理论学习在图书馆四楼会议室举行,支部委员参加,党支部书记王洪祥主持。王洪祥领学学习贯彻全国两会精神
王洪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于3月5日至11日在北京举行。两会精神主要内容包括:一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二是坚持“一国两制”、推进祖国统一;三是坚持党为人民谋幸福、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四是坚持新发展理念,推动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全国两会重要讲话精神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言论涵盖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外交等多个方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也是党和国家各项事业发展的行动指南。想要深入学习两会内涵,读懂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言论就显得尤为重要。
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习近平总书记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强调:“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首要任务,因地制宜发展新质生产力。”“因地制宜”四个字发人深省。在各地各部门争先布局新质生产力时,总书记提出“坚持从实际出发,先立后破、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就是要求各地各部门不能单凭一腔热情、一哄而上,而要立足自身实际,坚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确保发展新质生产力有序推进、取得实效。“不是忽视、放弃传统产业”“防止一哄而上、泡沫化”“不要搞一种模式”……平实的话语、务实的要求,指明了发展新质生产力要处理好新兴产业、未来产业与传统产业的关系。
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重大举措前不久召开的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第四次会议释放重要信号:今年是全面深化改革又一个重要年份,主要任务是谋划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作出部署:在参加江苏代表团审议时,提出“深化科技体制、教育体制、人才体制等改革,打通束缚新质生产力发展的堵点卡点”;在政协界别联组会上,强调要以“改革的思路”系统推进生态保护修复、破解生态环境突出问题。聚焦破解深层次体制机制障碍和结构性矛盾,奔着解决最突出的问题,总书记指出了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一些重点领域。
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进程中,科技创新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加强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科技创新是产业创新的决定性前提和关键性支撑,而产业创新是科技创新成果转移转化的落脚点。政协联组会上,总书记肯定了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方向:“过去研究和生产是‘两张皮’,现在科研成果转化率比过去高得多了,特别是企业自身直接研发形成成果转化,院校和企业形成共同体,这样的趋势、方向是对的,要快马加鞭,把激励、促进政策进一步抓好。”统筹推进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就是以科技创新为引领,统筹推进传统产业升级、新兴产业壮大、未来产业培育,使创新成果加快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新质生产力,为高质量发展注入更为充沛的动能。
大国工匠是我们中华民族大厦的基石、栋梁工匠精神是中华民族严谨认真、坚韧不拔、追求卓越的民族气质。古往今来,工匠精神一直改变和塑造着中国。精益求精、“斤斤计较”的大国工匠不断擦亮中国制造、锻造大国重器。习近平总书记点赞,“要树立工匠精神,把第一线的大国工匠一批一批培养出来。这是顶梁柱,没有金刚钻,揽不了瓷器活”。时代发展,需要大国工匠;迈向新征程,需要大力弘扬工匠精神。在高质量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传统产业还是新兴产业、未来产业,大国工匠在发展新质生产力的历史进程中都不可或缺。